| 网站首页 | 北京周易研究协会 | 中国周易研究总会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天下神奇天佛寺 | 天地风水学 | 图片 | 下载 | | |
您现在的位置: 韶山周易 >> 北京贤林传统文化研究 >> 华夏文化 >> 正文 |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
|
||||||
【文化眼】国学、传统文化复兴“热”的背后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11 | ||||||
【文化眼】国学、传统文化复兴“热”的背后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 编辑:王丹 【引子】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80年来,持续不断的现代化思潮几乎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并且这种对现代化的追求在很大程度是以传统文化的“让位”为代价而前行的。在文化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传统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个困扰人们头脑的问题。
当前社会流行的一种看法或做法,就是把传统文化放在儒家文化的层面上来表述,似乎二者可以等量齐观。这种观点抽象看来颇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却十分片面,因为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本身而言,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也大量融汇、吸收了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如荀子之集成百家,自成一系;董仲舒之重儒家、阴阳家,自立一说;宋明理学家更是融释、道于一身,终使儒家达到较完备的形而上理论形态。因此,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所谓传统文化不仅仅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其更深层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警惕以传统文化之名而行“政绩工程” 《南方都市报》有文章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热”已有从思想的层面发展到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趋势,兹事体大,实在不可以掉以轻心。倡导读经还只是文士墨客的议论,而“建设国学社区”,乃至兴建“中华文化标志城”等等则是货真价实的社会改造运动、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一旦启动,在各种名堂、项目底下就是真金白银的公共资源的调动、分配,还有就是某种公共领域的强制性变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成员是无法不受其影响乃至制约,承载着这些工程规划的土地原生态无法不被改变甚至是破坏。尤其是对于像山东济宁要兴建一座“中华文化标志城”这样的“大手笔”,更需明察、细辨、慎思,更需要在政治民主、加强舆论监督的前提下抉择去从。
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出现今天这种自身文化相对贫瘠的局面是不争的事实。当前,流行文化是繁殖力惊人的病毒,传统文化是被渐渐噬空的细胞。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变成广告话语、商业逻辑;而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习俗仪式,只能无奈地演变成商家的市场营销策略。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可爱的地方,而往往可爱的东西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大家常常把传统文化当成现代化的障碍。但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那么此“热”毋宁说更是国学或传统文化的不幸,而其是否能真正的热起来,以及“热度”又能维持多久,也就同样值得怀疑了。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有人说传统是财富,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阻力,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动力。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都是片面的。如果现代人能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是有着血肉联系的,从而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为时代服务,则传统绝不会成为包袱,而只能是宝贵的财富,绝不会是阻力,而只能是积极的动力。相反,如果不能正视时代的发展而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或者无视传统与现代的血肉联系而一心只想割断历史,抛掉传统,那末,传统也确实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成为前进的阻力。总之,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的崇拜和搬用,也不能简单的否定和排斥。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在日益污染的工业化时代,在功利至上的商品社会,如何“呼吸新鲜空气”?国学大师文怀沙说,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气”。“树的影子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而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普遍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时候,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又在呼吁,要从中华文化中获取西方文化继续发展的营养。因此,“做人”和“做事”、“伦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补的,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长期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这显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华文化长期教育人们经世、入世,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也提倡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即人民至上的理念。这从根基上决定了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能够根据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主动吸取西方文化的营养,推动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兴旺。 克罗地亚文化部长波诺·比什库皮奇——现在不少文化就像生物物种,正濒临灭亡。例如,在世界各地,大量产生于特定文化、历史和环境中的语言已经消失。今天,全球有上千种语言只有近万人、甚至不到数千人会说了。 印度文化部长——对于传统文化不仅仅要保护,更要让现代人的生活与它仍存在相关性。传统文化不能僵死在博物馆里,要活在21世纪中。一方面,文化政策制定者要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应用先进技术,把它们结合到经济主流中去,同时不使其丧失文化特征。我们必须以现代的手段来保护传统价值和文化财富。 ” |
||||||
文章录入:alex 责任编辑:alex |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没有相关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