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 总目录: 1. “测不准”原理 2. “超导”与顿悟 3. “空无”的神奇 4. “空无”的威力 5. “冷”与“静” 6. “无限”只在心中 7. “有住”与“无住” 8. 分别与无分别 9. 关于灵魂 10. 贯性质量 11. 空与不空 12. 时间是什么? 13. 物质内的小太空 14. 心物混合体 15. 选择真实,不做"戏论" 16. 眼见真的为实吗? 17. 正负对消归空 1、「测不准」原理 讲「测不准」之前,我们先问测量是什麽?测量是「人的心智」运用「仪器方法」衡量「被测物」,所以「人的心智」贯穿整个测量过程。比如,一个人用尺测量楼房的高度,这个人必须具备知识和智慧,才能测量出正确的高度。这个人若少了心智,他就没有认知判断的能力,也就无法测量楼房的高度。 有的物理学家以为测量只要包含「仪器方法」和「被测物」二个部分就可以了。尤其是,现在有电脑仪器,所以更认为测量不需要「人的心智」。其实,电脑仪器所显示的数值,如果没有人去阅读,测量就没有办法完成,更何况电脑仪器还需要人去操作。所以测量一定要有「人的心智」参与其中,透过测量,心智才能和物质关联在一起。测量是「心」与「物」的联络管道。 测量之後必然产生「测不准」,因为测量会改变「被测物」的状态。比如,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会吸收水的热量,使水的温度改变了一点点。使得测量不准确,也就产生「测不准」。 此外,测量的准确度不是无限制的。比如,测量一个人的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这是三位有效数字;增加准确度,可测得一点七五四公尺,四位有效数字;再增加,可测得一点七五四三公尺,五位有效数字。虽然我们还可以再提升几位有效数字,但是不可能无限增加,这也是产生「测不准」的一个原因。 在量子力学,「测不准」更是基础原理,它隐含两个物理意义。第一个定义相等或相同。比如,身高一点七五公尺,若「测不准」的范围是零点零一公尺,则身高一点七四五至一点七五四公尺的人,均被视为陪一点七五公尺。 第二个规范物理现象成有限世界,因为「测不准」是我们的边界,它把我们框在有限世界中。 记得胡适大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邀请差不多先生,明天见面吃饭,差不多先生心想明天和後天差不多,所以後天才去赴约,当然见不到人,吃不到饭。这时,他又想:见到和见不到也差不多,所以没有什麽懊恼。「差不多」合了「测不准」范围之内是相同的原则,只是差不多先生的范围未免太大了。 现代的生活,时间以秒计,和差不多先生比起来,准确多了。不过我们虽然讥讽他,可是在快速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也很向往山中无岁月的悠闲日子。 2、超导与顿悟 人类第一次发现超导体,是将水银浸泡在液态氦中,其温度是绝对温度四点二K,等於摄氏负二百六十八点八度,感应出来的电流在水银圈中流转了五年,没有丝毫减弱。後来因为没有继续添加液态氦,水银温度升高以後,电流才停止。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在四点二K水银的电阻没有了。如果水银有很小的电阻,流过其上的感应电流终究会停止;只有在电阻为零的情况下,电流才不会停止。因此称电阻为零的水银为超导体。 除了水银之外,在四点二K附近,电阻会突然变成零,成为超导体。还有其他金属元素,有一种铌合金在二十三K成为超导体,是温度最高的金属类超导体。 为什麽物体的电阻会变成零呢?物理学家酷伯的理论,第一认为温度降低时,原子的振动变小了,由原子所组成的路面也变得平坦光滑,电子在上面运动,就像溜冰一样没有阻力,所以没有电阻。第二,由两个电子吸收一个声子(原子的振动),组成一个大轮子。因为对小轮子而言,稍有凹凸的路面是粗糙的;但是对大轮子而言,却是光滑的,所以电阻没有了。用以上两个理由解释电阻为什麽变成零。 十年前吴茂昆和朱经武两位教授,发现九十K的超导体,它是一种构造复杂的「钇钡铜氧化合物」晶体,在高温炉中烧结而成。当时物理界万众欢腾,迎接这个高温超导体。九十K的高温超导体可以用七十七K的液态氮来冷却,大自然中氮气非常充足,所以液态氮非常便宜,不需要用到昂贵的液态氦,在应用上就有了经济价值。 不久以後,又有科学家研究出「铊钡钙铜氧化合物」超导体,临界温度在一百二十K,打破九十K的纪录,物理学界因此非常振奋,有人梦想找到常温超导体,不过至今还没有成功。 酷伯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高温超导体,许多理论物理学家都在努力研究各种理论,希望他们早一天找到答案。 禅宗求开悟,禅坐时将心念冷静下来,冷静至某一程度,心灵就忽然开悟了,这就是顿悟。和水银降低温度至四点二K,忽然变成超导体的情形非常相似,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顿悟是心灵的超导体。 至於最近发现的高温超导体,又可以类比成什麽意义呢?我想可以类比成禅坐的时候,心念不需要冷静得像以前那麽「低」,或许只要冷静一半,就顿悟了。 3、“空无”的神奇 上周在“‘空无’的威力”一文中,说明了科学和佛法对“空无”的看法一致。然而佛法了解“空无”的深度却是科学所无法想像的,佛教的核心目标是探究心灵中的“空性”,修习禅定是为了体验“空性”,所谓成道就是证悟“空性”,因而展现“真空生妙有”的威力。 比如,禅宗六祖坛经记载一段故事:一天,五祖弘忍要弟子们各自将“空性”的体悟写下来,呈给他看,大弟子神秀呈了一首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听了神秀的偈子,知道神秀尚未体悟“空性”。於是念了一首偈,因为他不识字,故由他人代为写在墙壁上。偈子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这个偈子,五祖知道惠能完全体悟心灵的“空性”,但是还不能由“空性”生起妙用。 因此五祖叫惠能半夜三更到室内,为他单独讲解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段的时候,惠能就大彻大悟成道了,当时他说了一首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即是“空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即表示“空性”生起大用,展现心灵的力量了。这时五祖弘忍立刻将禅宗衣钵交给惠能,并将第六代祖师位传给他。六祖惠能亦不负所托,将禅宗大兴於唐朝,直到现在禅宗仍兴盛於世。 六祖惠能的肉身舍利,目前仍供奉在广东,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肉身舍利不是木乃伊,没有冰冻,没有清除内脏和肚肠,也没有加上防腐剂,更没有放在封闭的容器中,而是暴露在室内常温的环境里,却能历时千年而不腐坏。这个事实,科学是无法了解,也无法做到的,显示佛法掌握了科学还不懂的宇宙秘密,或许这就是“空无”的神奇吧! 六祖惠能为什麽要留下永不腐坏的肉身舍利呢?除了度众生之外,对现代的中国人而言,我想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六祖要以此提醒後世子孙不要在唯物思想中迷失吧! 4、「空无」的威力 在“空无”之中,发生了一个大爆炸,生成了恒星、星云、物质、能量等等一切万物,宇宙就出现了,这就是现今科学所接受的宇宙生成理论“霹雳说”。所以我们可以说,科学认为宇宙是从“空无”中生出来的。大家都认为“空无”就是没有东西,但是现在的物理学家已经知道“空无”不是空白无物,而是拥有一切万物。例如物质和反物质、正电荷和负电荷等等,物质加上反物质就会对消。 再来看电学,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有吸引力,而正与正或负与负之间则有排斥力,这就是国中理化课本所说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因为电荷相吸(或相斥)力,所以会放出电能。因此电荷会运动,电荷的作用会放光和发热,科技发明电灯、电炉、马达、电话、电视和电脑等等产品,皆需电能作能源。而电能的来源是建立在电荷相吸(或相斥)的基础上;假如电荷不会相吸(或相斥),就没有电能了。 当正电荷与负电荷相吸之後就结合在一起,於是正负对消、中和成无电状态;至於电荷相斥之後呢,电荷被推向无穷远的两端,中间也形成无电状态。所以相吸(或相斥)的结果均是无电状态。 为什麽电荷会“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呢?科学没有解答这个问题,我尝试这样解释:因为电荷有想要达到无电状态的本性,所以才会有相吸和相斥的表现。既然电荷的相吸(斥)会产生电能,当然我们也可以说,电能的来源是因为电荷欲趋向“无”的原故。 佛法是专门探讨“空无”的宗教。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观世音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观世音菩萨深入智慧禅定时,看见五蕴化为空无,於是观音菩萨获得一切神通能力,因此可以救度众生的一切苦难。 那麽,为什麽看见五蕴化为“空无”之後,就有能力救度一切苦难呢?因为一切神通能力皆从“空无”而生,所以“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观音菩萨就获得一切神通力。这与宇宙生成於“空无”;和电能来自於“无”,是一致的。 5、「冷」与「静」 人类经过长年的努力,才知道固体物质的温度,是原子振动的动能。温度高就是动能大;温度低就是动能小。 原子组成的固体物质,可以比喻为一盒钢珠,钢珠与钢珠之间联上弹簧。而温度的物理图像就是每一个钢珠不停的振动。猛烈振动代表温度比较高;微弱则温度低。也可以说,温度高的时候,原子在纷扰不安的状态;温度低的时候,则平静无波。 我们可以想像所谓纷扰不安,就是吵闹;平静无波当然就是安静,吵闹变小了。物理学则用「杂音」来表示吵闹的程度。这样,温度与「杂音」就连上关系了,温度高则「杂音」大;温度低则「杂音」小。 所有仪器都要考虑「杂音」问题,因为「杂音」会掩盖微弱的讯息,正如同,处於闹市,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声音。所以「杂音」愈小,仪器的灵敏度也就愈高。 譬如,收音机在高温环境下,「杂音」升高,音乐节目埋在「杂音」中,听不清楚。若移到冷气房,音乐就清晰了。 又譬如,电脑的散热风扇坏了,内部温度必然上升,「杂音」跟著变大,电脑就当机了。 所以降低温度,「杂音」也降,那麽温度可以降到多少呢?理论上,最多降到摄氏负二七三度,这是宇宙最低的温度,又叫绝对零度。这时原子的震动完全停止,所以由温度而生的「杂音」全部消失,仪器的灵敏度也达到最高点。 许多天文测量仪器都保持在液态氦的温度,即摄氏负二六八点八度,只比绝对零度高出四点二度。这时仪器的灵敏度,才让我们可以测量远方的星星。 人们若是烦躁不安,这个时候,人就像仪器处於高温状态,只有强烈的信号才能感觉;若是心平气和,则相当於低温状态,微弱的信号皆可感知,因为「灵敏度」提高了。 静坐的时候,练习将心念放下,杂念减少了,我们对周遭的环境和健康状况,渐渐能够明察秋毫。为什麽呢? 因为静坐如同降低温度,杂音相当於「杂念」,於是人就像仪器一样变得灵敏了。 6、「无限」只在心中 古代曾有这麽一个想法:「一根直线,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就是一半再一半的取下去,直线愈来愈短,但是永远不会是零。这样的想法就产生了「无限」的观念。 从物理测量的观点来看,我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无限」的踪影。比如,「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实际上,我们无法不停地取其半,当被取一半的直线小到某一个程度,剪刀是无法再把这一半的线剪成一半的。就算用高能物理加速器,把它碎裂成基本粒子,以後我们仍然无法再分裂下去。 所以没有「万世不竭」这件事,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无限小」的存在;同样的,「无限大」的观念在现实中也是找不到的。 古代西方哲学家吉诺以为「无限」存在於现实世界中,他运用「无限」这观念,证明飞箭静止不动,就是後世所称的「吉诺反论」。他们这一个学派,深信宇宙是静止不动的。 「吉诺反论」如何论证呢?他这样说:箭从A射到B,必须先通过AB的中点B1;若只从A射到B1,又必须先通过AB1的中点B2………;做到第N次,飞箭必须先通过第N个中点BN。以此类推下去,N是「无限大」,BN也不断地趋近於A点,因此中点BN穷万世而不可得,箭历经万世尚无法起动,所以飞箭静止不动。同理类推之下,整个宇宙都静止不动。 这样的推论有个先决条件,在於「无限大」有永世不能达到的性质,才有飞箭静止不动的结果。如果N不是「无限大」,箭早就飞射出去了。事实上,箭是会飞射出去的,所以「吉诺反论」反而证明,「无限」并不存在於现实世界中。吉诺认定「无限」存在於现实中,显然错了,不过他的推论却很精彩,发人深省。 既然「无限」不存在於现实世界中,邦麽存在於何处呢?我认为它们存在於心灵世界,我们可以在心中,想像「无限小」和「无限大」。吉诺所相信的「宇宙静止不动」,和佛教所说的不动明王、不动地菩萨,应该都是心灵世界的东西。 现在的科学必须接受数学,而「无限」是数学的基础之一,接受了数学,就是接受了心灵的存在。可是主张唯物论的科学家,却不承认心灵的存在,这是自相矛盾的现象--我想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无限」只存在於心灵世界的缘故。 7、有住与无住 “有住”就是有基础有根据;而“无住”就是没有 基础没有根据。“有住”像什么?像楼房必须建立在坚固的地基上,地基又必须打在稳固的土地上;否则,楼房倒塌造成灾难。那么,土地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土地的基础是地球,因此楼房是否坚固,要依靠地球的稳固,这些基础的基础都属於“有住”。 至於“无住”是什么?我们先来问,地球的稳固基础是依靠什么?地球悬在太空中,找不到依靠,当然没有基础,或者说地球的基础建在“空”上,这就是“无住”。原来楼房的最终基础是“没有基础”,这个实例说明从“有住”深入追究下去,结结果发现是“无住”。 科学中也有所谓“有住”与“无住”的情况吗?有的,科学理论形成之前,必须先有“假设”做基础,才能推论出定律,这定律就是从“有住”的方式生出来的,如此推论得一组定律,就构成一门科学理论,理论根据“假设”而生,这就是科学中的“有住”。 例如,假设: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根据此假设,可以导出“欧氏平面几何学”。若另假设: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相交,则导出“非欧氏几何学”。又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必须先假设: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根据这个假设,才能推论得出“相对论”。 但是这些“假设”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是有根据还是没有根据呢?以前段的“假设”实例来看,“二条平行线至无穷远处不相交或相交”,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没有人到得了无穷远处,所以不知道在无穷远处平行线是否相交,我们做了任一选择都是猜想,不是证明。“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这个假设也是猜想,不能证明的。我们知道“假设”无法经由逻辑推论获得,它是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是一种想当然耳的猜想,而科学用一个好听的名词,称它为“自明”,说穿了就是不能证明。所以“假设”是以“无住”的方式得来的,不是“ 有住”的方式所产生。 这样一来,严谨的科学理论其基础竟然建立在无法逻辑推论的“假设”上;逻辑论证的基础是非逻辑。这个结果与楼房的最终基础是“空”相映成趣,再次说明“有住”的基础是“ 无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有住”与“无住” 互相依持,没有“无住”建立不起“有住”;没有“有住”探究不到“无住”,“有住”深到底原来是“无住”。 禅宗记载六祖惠能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就大彻大悟,成道了。至於“无住”是什么?六祖又悟了什么?到现在仍像谜一样。看过本文的解说以后,“无住”是什么?大概可以了解了。至於六祖悟了什么?就留给读者自己悟一悟吧! 【仁慧居士提供】 8、分别与无分别 记得小时候看洋人,总觉得他们的脸孔一模一样,分不出张三李四;看蚂蚁也觉得它们一模一样,分不出甲、乙、丙、丁。长大以后,洋人的脸孔已能分辨,可是蚂蚁的样子至今仍无法分辨。能够分辨就是有分别,不能分辨就是无分别。所以无分别是很平常的事情,生活中俯拾皆是。 明辨真假,擅长分析,是分别之学,也是科学。可是科学中有没有无分别呢?科学中有很多无分别,而且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之一。今举二例来说明。首先我们来看,每一个氧分子完全一样;每一个金原子完全一样,所有同类的分子和原子都完全一样,科学家分不出它们的张三李四,这就是统计力学中的“全同粒子”,换言之,就是无分别粒子。统计力学建立在“全同粒子”的基础上,抽掉“全同粒子”的概念,统计力学就崩溃了。 其次,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对称性原理”,所谓对称性其实就是无分别性,也是以无分别为基础,但因内容比较深奥,无法在本文说明。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论文:“无分别与对称性”,刊於《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7~36页,民国八十年二月出版,圆觉文教基金会主编。 所以虽然科学是分别之学,但是我们可以说,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 在禅宗《六祖坛经》中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善有恶就是有分别,“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不起分别。整句经文,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想善事,也不想恶事,这样不起分别的时候,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希望你去找一找”,本来面目又称佛性。又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不二和无二就是无分别,所以我们可以说,佛法是无分别之法;佛性是无分别之性。 生活中有无分别的事实;科学中也有以无分别为基石的例子;在佛法中,更是以追求无分别的佛性为最高目标,所以世界的基础是一样的。 【仁慧居士提供】 9、关於灵魂 关於灵魂有两派说法。一派认为“没有灵魂”─ 即无神论,这是主流意见;另一派则认为“有灵魂”,是非主流意见,赞同的人数比较少。 “没有灵魂”派的理由是这样,因为大脑坏了,心智功能就丧失。坏一部份,就丧失一部份;坏全部,就丧失全部。所以认为是大脑产生了心智,而不是灵魂,因此得到“没有灵魂”的结论。 这样的论调在逻辑推理上,不甚妥当。因为如果灵魂必须通过大脑,才能对外表现心智功能。那麽大脑坏了,只是灵魂对外的联络管道坏了,并不能证明“没有灵魂”。 就像电话打不通的时候,往往是电话线断了,并不是电话机的问题。 “有灵魂”派的理由又是什麽呢?许多死去又活过来的人,叙述自己飘浮在天花板上,看著医生在下面救他的过程,这些过程不是躺在病床上的人所能看见的,而他们却看得清清楚楚。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灵魂”。 再来就是前世催眠,有些人在前世催眠的过程中,能描绘前世的人、事、物,如果前世离开现在不太久,我们可以去查证前世的真伪。经过查证,许多案例确有其人其事,并非胡言乱语。而这些前世的人事物,今生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那些人却知道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有灵魂”。 我认为“有灵魂”的说法比较正确,虽然不是直接的证明,而是推论性的假说。但在实用上,可以很简明的诠释许多超心灵现象,好用也是科学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我接受“有灵魂”的说法。不过这个问题,在物理科学界,尚未尘埃落定,以後还有许多争论。 二个月前,有一位读者来信,叙说灵魂出窍的经验,并问我相不相信有灵魂?对物理科学工作者而言,灵魂问题不是信仰问题,而是判断真假的问题。如果诉诸信仰,必然是“信之则有,不信则无”,无法作正确的判断。只有依科学精神,不预设立场,求真求实,反覆辩论,才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10、惯性质量 惯性定律说:「物体静者恒静,动者恒沿直线作等速运动」,其意思就是任何物体都希望保持现状。现状是静止不动的,就保持不动;运动的就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沿直线作等速运动、不转弯、不加快,也不减慢。 在什麽情况下,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呢?只要施加一个外力在物体上,运动状态就改变了。物体的惯性质量愈大,愈难改变;反之,愈小愈容易改变。 比如,一辆大卡车,质量有五吨重,载货十五吨,空车的质量只有载货时的四分之一。假设它的煞车力是相同不变的,那麽载满货物的时候,其煞车时间是空车的四倍。为避免车祸,煞车需要提早四倍时间。 又比如,铁达尼号发现前面有冰山的时候,已经无法闪避,就撞沉了。因为它的质量太重,所以来不及转弯,如果是一条小船,轻轻松松就闪开了。 人的习惯亦有继续保持原状的倾向,这个性质可以算是人性的惯性定律。比如,我们一旦养成某些恶习,如赌博、酗酒、说谎、懒惰等,想要矫正它们,必须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不要等到恶习的质量变大的时候,才来改正,就迟了。 团体是由众人组成,所以团体的惯性质量比个人大多了。一个团体的领导人想要改变团体的习惯,必须面对原有习惯的反弹。比如某在野党的领导人,以具有前瞻性新思维著称。他积极推动转型工作,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执政党,可惜转型尚未成功,自己却头破血流了。原因无他,只是惯性质量太大,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转型成功。 同样的,一个落後的国家想要蜕变成现代化国家,所要面对的惯性质量比政党更大。中国从「戊戌变法」以来,已经一百年了,尚未成为现代化国家,而邻近的日本也在相近的年代开始「明治维新」,经过三、四十年就成为现代化国家。为什麽有这样大的差异?我想有一部分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六倍左右,假如惯性质量与人口成正比,而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中、日两国一样大。日本用三十年完成现代化;中国就要用一百八十年。 如何加快现代化的脚步呢?只有增加改革的力量。又如何增加力量呢?我想只有提升教育品质来培养智力;开放言论自由,来凝聚心力,改革的力量才能壮大,现代化的时程也才能缩短。 11、空与不空 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点是零度空间,一条没有粗细的直线是一度空间,一张没有厚薄的平面纸是二度空间,一个立体的箱子是三度空间。但是,实际的世界全是三度空间,因为现实中,一个点必定有大小,有大小的点就是三度空间,零度空间纯属推理想像,以此类推,一度二度空间也是推理想像。当然天空也是三度空间,它是无边无际的三度空间。(度,维度) 早晨太阳升起,黄昏太阳下山;夜晚月亮斜照,繁星点点,偶尔流星划过,流星雨则百年难得一见。这些都是天空的自然景象。 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又升空了,环绕地球飞行,太空人从太空舱内出来太空漫步,修理出了问题的人造卫星,如哈伯天文望远镜等,或是建造可住人的太空站;每天航空公司无数的客机载著旅客在天空飞翔,很多人都有搭机的经验。这些都是科学在天空创造的事物。 以上所列举的景象和事物是现代生活中用到天空的部分,没有天空,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们只注意这些景象和事物,却把天空遗忘了,几乎忘了它的存在。假如天空变成实心不空了,会有什麽事情发生呢?大概是飞机撞山和地球撞太阳的世界末日吧! 中国老子深知“空”的重要,他在《道德经》中说,谁要实心的房子呢?只有空心的房子才有用,墙壁也需要空一部份墙做门窗才有用;饭碗也是要空心的,实心的碗是没有用的碗;在车轮的中心挖一个洞,插一根轴,轮子才能转动,轴与洞必须保持空隙,轮子才不会被卡死,转不动了。讲到这里,有人开玩笑说:“只有一个例外,若有人送我金砖,最好不是空心的”。无论如何,空是有用的,真是发人深省的看法。 现在一般人以为“空”就是没有用,事物才有用,从老子的观点来看,显然是错了。“不空”的事物必须藉助“空”才能发挥大用,事物舍弃了“空”,就没有用了。 先以“不空”的物为例来说明,在高速公路上,汽车代表“不空的物”,车与车之间的空间代表“空”,当“空”缩小了,必然塞车,高速公路变成停车场,功用全失,这是许多人在春节期间经验的噩梦。再看电脑的记忆空量,资料储存在记忆体代表“不空”,未存入资料的记忆体代表“空”,我们总得留下一些“空”的记忆体,电脑才能运算,否则电脑就当机了。 再以“不空”的事为例,说明之。在学术研讨会中,连续发表一篇一篇的论文,论文代表“不空”的事,而两篇论文中间通常预留二十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或者安排半小时至一小时的喝茶时间,这些时间是无事的“空”闲,大家可以闲聊,激发灵感,精彩的创意大部份在此时产生。研讨活动进行得是否流畅尽兴,研讨成果是否丰硕,不仅与论文的内容有关,亦与“空”闲的安排有关。空闲少了会僵化,多了会松散,恰到好处是工夫。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忙、赶、拚的日子,人人疲累;幸福自在的生活,大家羡慕,只要懂得忙里偷闲、适当调配“空”与“不空”,人生自是可以过得充实又自在。 佛陀也是注重“空”的圣者,“空”义的阐释著重在心灵层次,心灵若装满所知所见、没有预留空位,会像电脑一样当机,新知新观念没有空位存放,也就无法接受,何来学习进步?这样,人就变得愚痴了。若能将心灵放空放大、如虚空一般,才能容纳一切智慧於心中,这或许就是佛陀说的般若智吧! 【仁慧居士提供】 12、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一个物理量,可以测量其长短,常用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我们每天在用时间,却不清楚它是什麽,时间非常神秘。 如果有人要我拿时间给他看一看,我该怎么做呢?拿一个手表给他看吗?不对,这是手表,不是时间;撕一张日历给他看吗?不对,这是一张纸不是时间;在他面前罚站一小时,行吗?不行,这是罚站不是时间,种种方法皆不对,我想不出任何办法。时间是无形无相看不见的,因为无法拿出来给别人看。 不能测量的东西,科学是不研究的,时间既然看不见,科学家又如何测量它呢?原来科学以测量物体的变动来代表时间,譬如,测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变动作为一年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圈的变动作为一日的时间;单摆振动一次作为一秒的时间;石英晶体的振动和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转动作为更短的时间等等,没有一个例外,全都是以物体的变动来代替时间。 物体的变动就是时间吗?答案若“是”,科学才是对的;答案若“否”,则整个科学全是错误。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肃的心情来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一齐来试解这个问题。假设所有一切物体全都静止不动,地球不公转不自转;单摆不振动;石英晶体也不振动;电子不在原子轨道上转动;飞机不飞;汽车不跑;心脏不跳等等,科学家还能测量时间吗?当然不能。那么还有时间吗?应该没有时间了。一切静止则一切保持原样,所有生命没有生、老、病、死,当然没有时间,这是自明的,不需要证明。所以答案是:时间就是物体的变动。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种心念不可得,意思就是心念没有变动,因此过去、现在、未来就没有了,时间也就没有了。若“过去心可得,现在心可得,未来心可得”,三种心念可得,则心念有三种变动,於是过去、现在、未来可得,就有时间了。 《金刚经》这一段在说明,时间的有无取决於心念的变动与静止;与科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只是科学著重在物体,《金刚经》著重在心念。 【仁慧居士提供】 13、物质内的小太空 物质是什么?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想要了解。古代西方哲学家道尔顿,曾想将物体切成两块後,再切成四块,如此不断的切下去,物体越切越小,肉眼亦无法看见,而小到某一个程度后,就切不动了,於是得到一个又小又坚硬的物体,我们称它为“不可分”。“不可分”的原文是atom,后来的科学家发现“原子”具有“不可分”的性质,因此将定为原子的名字。而原子则是atom的中译名字,认为原子是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现在我们来看看原子的图像。原子非常像太阳系,但是原子很小,直径只有三埃(一埃等於10的-13次方公里),太阳系的直径却在10的10次方公里以上,一小一大相差10的23次方倍。原子由一个原子核和数个电子组成,原子核庄中心,数个电子则在外围环绕。如同太阳系,地球绕太阳公转一般。原子核和电子的体积非常小,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一千兆分一以下,其他一减一千兆分之一的体积都是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系也是如此,太阳和行星占太阳系的总体积也非常小,绝大部分都是空的太空。坚硬的原子居然有这么大的空洞,只在空洞中飘浮几点灰尘(电子和原子核)而已,仅灰尘具有实际质量,空洞部分是没有质量的。看来我们需要好好检讨“坚硬”的定义了。 佛陀认为世界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所组成。“地”、“水”相当于科学的物质;“火”、“风”相当于能量;“空”相当于空间。想想上一段所说的原子内的 空洞,佛陀能够道出“空”大,页是睿智。在《楞严经》中,曾讲到“地”可碎为“微尘”…微尘又可碎为“极微尘”:极微尘再碎为最小的“邻虚尘”。“邻虚尘”这个名称非常有意思,可以解释成:此尘与虚空为邻。这不就是原子核和电子飘浮在空洞中的景象吗?佛陀好像在二千多年前就“看见”此景象,不得不令人惊叹! 物质既然是由无数原子群聚而成,原子又像太阳系,那麽物质就可以类比成无数太阳系群聚在一起,这个就是银河系,是物质内部的太空世界。佛经云:一毛端含十方世界,此之谓也。 讲到这里不禁要问,我们居住的太阳系会不会是另一个大宇宙的原子呢? 【仁慧居士提供】 14、心物混合体 有一则大公鸡的童话:每天早晨大公鸡“喔!喔!─”啼叫,接著太阳就出来了,天天都是如此,於是大公鸡逢人便说:“我叫太阳起来,太阳就起来了”。 再来看看股票市场的股价,大家一致看涨,股价真的就涨了;大家一致看跌,就真的跌了,人们的想法确实会影响股价。每逢股价大跌,政府财经主管必作信心喊话,希望股价回升。他们像大公鸡一样弄错了吗?我想不是,股价与太阳显然不是同一类,所以不适合与大公鸡相比,股价确实会受人们的信心所左右,而上升下降。 另外,我们的命运也像股价一样,受心理所左右。例如,乐观的人好命;悲观的人歹命。算命先生看的是人心,遇见乐观者就算出好命来;看到悲观者当然算出歹命。 我们这个世界有两种东西,一个是物理学所定义的“物体”,如太阳等;另一个是“心物混合体”,如经济学所定义的“财富”,像股价等,以及算命先生定义的“命运”等。“物体”不受我们心理的影响,不会因为我们希望它增加就增加,减少就减少;然而“心物混合体”却不同,他们有心和物两种成分在里面,所以股价和命运都会受心中的想法所左右。 为什麽“财富”是“心物混合体”呢?现在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比如钻石由碳原子所组成,和煤炭一样,但是从美的角度来看,钻石又高出煤炭太多了,那麽“美”是什麽呢?它不应该是物,而是从人心中生出来的心,然後付予钻石,却不付予煤炭,於是使得钻石的财富价值高,而煤炭不高。又比如电脑,当机的时候,功能全失,这时的电脑只剩下物质部分。但是正常工作的时候,电脑有运算功能,此功能则不属於物质部分,那属於什麽呢?应该是心智部分,因为电脑的运算功能不可缺少人的心智,没有人的心智参与,就没有运算功能可言,因此运算功能是心理部分。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财富”包含了物质部分和心理部分的美、运算功能等,它是“心物混合体”。 大家心理上认为股价应该涨的时候,股价就涨了。涨10%,大家的财富就增加10%;反之,跌10%,财富就减少10%。但是,财富中的物质部分并不会随之增减,而是心理部分随之增减,明白这个道理。财经主管的信心喊话就不奇怪了。 “心物混合体”与“物体”最大的不同,在前者受心理影响和操纵;而後者不受影响和操纵。除了财富和命运之外,比如事业、健康、亲情、权力……等等,均是“心物混合体”,涵盖了我们最关心的项目。我们的心理能够改变这些项目的内容和数量,不要把它们看成是“物体”,误以为我们的心理无法改变它。 【仁慧居士提供】 15、选择真实,不作“戏论” 佛法所关注的议题有没有特别的取舍呢?我想应该是有的。比如,有人问佛陀,世界是有边还是无边?时间是有开始还是没有开始?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佛陀皆沈默不言。人有说佛陀用“无言”回答这类问题;又有人说这些问题与修行成道无关,谈来谈去只是浪费口舌而已,故佛陀沈默“不言”。我想两种解释都对,“无言”也好,“不言”也好,总之佛陀不作无意义的戏论,也可以说与修行无关的议题,佛陀是不谈的。 又比如,在箭喻经中,佛陀说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学者身中毒箭,他不立刻拔出毒箭,医治伤口。反而研究插在身上的箭杆是什麽木材做的?这个木材生长了几年?产於何地?是春天砍下的还是秋天砍下?种植的农夫是谁?等等没完没了的问题。因为学者认为没有研究清楚就不能治疗箭伤,可是第一个问题还没有研究完毕,就毒发身亡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佛陀重视及时解决实际的问题,缓不济急的议论是不取的,以免虚抛生命。 对佛法而言,最实际、最切身、最紧急的事情是修行成道,所以,佛法关注的范围在「实修实证」,离此范围就不是佛法所重视的了。 科学又如何选择议题呢?科学选择研究项目时,所用的原则是操作型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属於操作型定义才是科学可研究的范围,非操作型定义则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所谓操作型定义,是定义中包含有测量方法。如果定义中不含测量方法,就不是操作型定义。比如,“长度”的定义包含以公里、公尺、公分等为单位,和用尺的做工具来测量长度的数量;“时间”的定义包含以年、月、日、时、分、秒等为单位,和用钟表做工具,来测量时间的数量,所以“长度”和“时间”都是操作型定义。此外,“美”和“神圣”的定义没有包含单位和测量方法;“人命值多少”的定义中也没有大家共同接受的测量方法,所以“美”、“神圣”和“人命值多少”不是操作型定义,因此不在科学研究之列。 在操作型定义的影响之下,使得科学非常实际,远离虚无缥缈的戏论。但是也使得科学缺乏美的润泽。 无论如何,佛法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特徵,就是远离戏论,但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并不一样。佛法用“实修实证”的原则来选择真实;而科学则用操作型定义来选择。佛法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美、感性、德性和本性等层面;而科学所面对的议题倾向理性和自然现象等层面,所重视的层面是不同的。 我们少了任何一方都会有所缺憾!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不能偏废任何一方的。 【仁慧居士提供】 16、眼见真的为实吗? 我们常听人说:“亲眼看见,我才相信;没有亲眼看见,我不相信”。这是一般人判断真伪的方法,但是它有很多矛盾。 比如说,海市蜃楼是人们亲眼所见,但是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镜中像也是亲眼所见,没有人相信镜中真有人物。此外,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有曾祖父,又有几人亲眼见过呢? 科学中的电子、原子等,均非科学家亲眼所见,但却认为真有电子、原子等。科学家用肉眼透过仪器、实验和理论去推测电子原子的存在,并非亲眼所见。所以,眼见为实这个方法,在严格的科学里并未被采用,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甚严格的情况下,为了方便而采用。 前几年社会上有些知名人士,标榜他能发光,并让其他人亲眼目睹,以此证明他是佛菩萨。假设这件事没有半点欺骗,我们用“眼见为实”的原则来判断时,充其量只能证明他会发光,并不能证明他是佛菩萨,因为其他人的眼睛只看见“发光”,并没有看见佛菩萨。如果“发光”就是佛菩萨,那么萤火虫不就是佛菩萨了吗?萤火虫当然不是佛菩萨,所以会“发光”并不能证明他是佛菩萨。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里的“我”字,应指佛陀自己,经文简明,不需另作解释。这段经文,显然表示佛法不用“眼见为实”这个方法,当然更不会用“发光”和“幻影”去证明谁是如来,因为这正是经文所指的邪道。 佛有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肉眼即一般人都有的双眼;天眼是在眉心位置的穴道,当此穴道打开时,能见肉眼所不能见的色相,但还不能辨邪正,我们又称天眼为第三眼;慧眼能辨邪正;法眼能见诸法实相;佛眼则无见。慧眼、法眼、和佛眼均不是身体上的特定器官,如人的双眼和眉心间的穴道,而是一种能力。 至於无见的意思是“无所见”,其他四眼都是“有所见”,故佛法以“无所见”为最高的真实,不同於世间法以“有所见”为真实。或许有人会问,盲人是否亦是“无所见”呢?不是的,盲人见暗,见“暗”还是“有所见”。 事实上,佛法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真实呢?我们可以说佛法是以慧眼辨是非;以法眼断真假;以佛眼证真实。 【仁慧居士提供】 17、正负对消归空 大家都会做一个算术题: 1+(-1)=0这个题目只是减法,小学生都会算,然而它的应用很广泛,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首先,我们来看金钱。比如,某甲赚了二千元,赚的钱是正数;如果他又欠了别人二千元,欠债则是负数。总共有多少钱?结果是他没有钱,因为他的钱,正负对消变成零了。这个运算很容易,重点在於,要先知道赚到的钱是正数,而亏欠则是负数,如此而已。 其次我们看看电荷。电子的电量为(-1.6×10◆)库伦;质子的电量为(+1.6×10◆)库伦。当电子和质子结合成氢原子时,氢原子呈电中性,没有电荷。那麽,电子和质子的电荷到那里去了呢?电荷正负对消了,呈现无电状态。这种电学现象,大家在国中理化都学过了,没有什么困难。 我们的问题是,心念也有正负吗?心念也能这样相加吗?我认为任何一个词句都可以是正“心念”,其反义词就是它的负“心念”。比如,“乐”与“苦”;“是”与“非”。 “心念”的加法比较困难,不像算术1+(-1)=0这么简单,我们把“乐事”和“苦事”一起摆在心中,它们还是各自独立,不会加在一起。只有我们心想“乐事”就是“苦事”,它们没有差别,这时“乐”与“苦”两个正负心念才会加在一起,就像电子与质子加在一起,变成氢原子,正负对消为零。 因为当我们领悟“乐”就是“苦”,这时心思就停顿了,无法思想,心中呈现一片空白,没有任何意念。没有“乐”的意念,也没有“苦”的意念。 大家不妨细细回想、静静观察自己的心,看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想要消减“苦”,只有加上“非苦”,才能“相互对消”,真正脱离苦,否则,追求再多的“乐”,也许一时表面看来是“稀释”或“掩盖”了“苦”,其实却一点也没有消减掉“苦”。 这个简单的事实,正是止息内心苦乐矛盾的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