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化现象,是人类自身的一种超越;反思文化,就是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关注文化,就是在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女娲神话 在中国上古时代,神话十分发达,先民们以天才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产生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浪漫的“神话传说时代”。但是,当西方的神话一直在不停地演绎、在创新创造的时候,中国的儒家文化占居了统治地位,“子不语怪力乱神”,农耕文化需要我们重实际,废玄想。浪漫主义的楚辞离骚成了中国最后的一种神性与诗性的绝版浪漫。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缺少“神性”的国度,中国人越来越实际,“日出而作,日没而休”,中国超稳定、大一统的秩序建立起来了。 没有了神,没有了神话,没有了神性,民族的思维开始“酱缸化”。有识之士大声疾呼: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神性”急剧萎缩的世界,一个无神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无法圆满解释其存在意义的世界,世界丧失了神性,也就丧失了文明的基础和道德的基础。” 当我们今天反思历史,发现这是民族性格的一种遗憾、一个缺点时,令人欣慰的是,在秦巴地区,奇迹般地发现了汉民族创世神话史诗《黑暗传》,发现了古老的《诗经》还在这里传 唱着,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鲜活地传承着,神农神话在这里延续着,这里是一个神话“桃花园”。 对于神话,朱自清先生在追悼闻一多时说得清楚明白: “神话不是空想,不是娱乐,而是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这是死活存亡的消息,是人与自然斗争的记录,非同小可。” 中国古代有四大神话,即女娲补天、共工触山、羿日除害、嫦娥奔月。也有四大传说,即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神话学家们说:“女娲神话是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中的精彩而又经典的乐章。” 相同时代、相同文化生态的女娲神话与神农神话,构成鄂西北的两大神话文化品牌。从这个意义说,保存大量的远古文化,是鄂西北人民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延续的一份贡献。 女娲神话古老而幽远:它属于女性神话、元神话、母神话、“基因神话”,歌颂女性和母亲,表明它比男性的故事更古老。中国是一个男权主义国家,女性形象不多,女娲形象的形成弥足珍贵。女娲补天造人与盘古开天辟地并称,女娲既是古老的女性“形象大使”,也是生殖文化的图腾范式,女娲与伏羲总是交合在一起,双尾缠绕,是典型的生殖崇拜,女娲造人之说,从神话学角度回答了人类的起源问题。作为“阴神”的女娲,与“阳神”伏羲构建了古人心目中的阴阳平衡,这种阴阳延伸到道家思想的“太极”里,也钵承在武当道教的龟、蛇合体之中。 女娲神话神秘而梦幻:神秘的神话,难考的遗迹,令人扑朔迷离,女娲的多版本故事一直在不停地以各种方式复制、克隆着,神奇的故事与遗留的石头,通过韩非子笔下的“和氏璧”与曹雪芹《红楼梦》的演绎,勾勒出了一个长而宽的故事链条、神话大系。 女娲神话又是创世神话与英雄神话的结合体:意大利学者维柯曾将民族的诞生和发展划分出三个时代,即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人的时代。中国的神话时代,实际上也是华夏民族启始和文明滥觞时期的英雄时代。神农、炎帝、女娲,一系列真实与虚构、个体与群体的创世英雄,构成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英雄图谱。创世英雄女娲位居三皇五帝之首。她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立极造物、别男女、通婚姻、造笙簧、生万物,由“人格神”升华为“神格神”,人类赋予了她十分神奇的功能,她被炎黄子孙尊奉为“华夏始祖”。 女娲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母系氏族时代女英雄的化身,代表了先民的创造与智慧,成为非信史时代集体力量的缩影。女娲由人升格为神,成为一种民族图腾符号,一种精神家园,一种伟大的原生神格。 解读女娲创世神话现象,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创世精神,我们今天重读女娲,就是要把握和传承这种精神的文化灵魂和内核: 女娲文化成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一份宝贵的无形资产,一种可贵的创世精神,一份崇高的神格力量。 女娲神话体现出了一种“创新”精神。它所表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们今天最需要柄承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女娲神话体现出了一种“民本”精神。以民为本,与民为善,为人民办实事,这是女娲神话留下的财富。 女娲神话体现出了一种“和谐”精神。努力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女娲神话所表现的感召力和原创力,是中华民族力量与智慧的源泉。女娲神话所传达出的歌颂英雄、树立典型的信息,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方式和中国人的思维定势。 女娲集民族精神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吃苦精神、创业精神、抗争精神、开拓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在绿松石的“下游”文化中,我们从卞和身上还看到了中国人的一种执着与献身精神,在补天遗石《石头记》中我们读到了一个精品的石头,提高了我们创石头精品的意识。我们缺少和所需要弘扬的,正是在女娲神话所体现出来的。 “女娲炼石补苍天,遗迹空山只谩传”,“补天功业谁能究,怅望寒云锁碧山”。 读远古神话,是为了创造现代神话;释文化神话,是为了创造经济神话。文化“品位”决定文化的“品质”,文化的品质又决定着文化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