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银武威,金银不换小天水。”在甘肃人眼里,天水就像江浙的苏杭一样,是“金银不换”的好地方。
天水的确是个“宝地”。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而且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800多年前,这片土地上便有人类生息繁衍。据考证,“三皇五帝”之一的伏羲就出生在天水一带。
“始造书契,以代结绳。开物成务,万古文明。”这是明代人赞颂伏羲的句子。相传伏羲氏画八卦创文字,制定历法,发明乐器,把文明带给了人类。因此在天水,伏羲是被当做一种文化来研究的,天水有个伏羲文化研究会,近几年已召开了两次伏羲文化研讨会;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天水人都会在城西的伏羲庙举行一次祭祖活动。人们对这位人文始祖十分崇敬。
6月底,记者沿着丝绸古道来到这座古城的时候,却发现了天水人的另一种心态。
几乎是一夜之间,一种叫做“羲皇故里”的酒摆上了天水市大小商店的货架,“羲皇故里”的宣传横幅也挂遍了大街小巷。商天河酒业集团总经理宋建平说:“人家开发出了‘孔府宴酒’、‘曹雪芹家酒’,守着伏羲这块文化牌子,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开发呢?”
天水人已经意识到了伏羲这笔无形文化资产的商业价值,推出“羲皇故里” 酒仅仅是个开始。
“信不信?伏羲如今也要投身西部大开发做贡献了。”天水市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申积来幽默地对记者说。原来,9月初,第12届中西部商品交易会将在天水举行,此前天水已承办了两届。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与西交会一同举办的还有一个“2000年伏羲文化旅游节”。身兼西交会暨伏羲文化节筹委会宣传处处长的申积来认为,天水要想在这届西交会中成为“赢家”,必须打伏羲这张“牌 ”:一来打出文化资源优势,借伏羲的影响吸引客商和游客,提高西部商品交易会的成交率,借此带动天水经济的发展;二来利用西交会四海客商云集的时机,把天水的旅游资源宣传一下,提高知名度,为加快发展天水旅游事业创造机会。
其实,早在几年前,天水就把城市发展定位在旅游商贸城市上了。天水人提出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天水市东北有街亭古战场,东南有仙人崖、麦积山石窟,市内有伏羲庙、李广墓和南廓寺,拥有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秦早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等五大文化优势,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可谓不丰富。可为什么当年旅游业和敦煌几乎同时起步的天水,如今却明显落后于敦煌呢?市旅游局局长杜永东深有感触地说:“有了旅游资源不等于就有旅游产品,还得有个把资源加工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我们过去对旅游产品的深精加工重视不够,宣传促销意识不强。这次西交会暨伏羲文化节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宣传促销天水旅游产品的好机会,我们一定得把握住。”
杜永东的思路代表了众多天水人的想法。就在记者来天水的前几天,听说在伏羲庙里举行的民祭伏羲典礼就与往年不一样了。天水市借深圳一位退休老人写的巨幅书法“龙”字策划了一项名为“巨龙寻根游神州,万人签名促统一”的活动,把“羲皇故里”的宣传声势造到了深圳和港、澳、台。作为2000年伏羲文化旅游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此举意在弘扬伏羲文化,提高天水知名度。签名祭祖这一天,伏羲庙里聚集了来自港、澳、台和内地的3000多人,礼炮齐鸣,鼓乐声声,热闹非凡。
我慕名走进天水伏羲庙的时候,只见殿外古柏苍郁,庙内清音绕梁,凝视着端坐在高台上伏羲的塑像,我不由地想:伏羲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吧,他的子孙们如今已由“供”他变为“用”他,让他在5000年后的今天,为家乡的发展帮大忙哩。 |